2021屆全國普通高校畢業生總規模909萬,同比增加35萬,總數再創歷史新高。面對嚴峻復雜就業形勢,教育部會同有關部門,在千方百計拓展市場性就業崗位的同時,全力開發落實政策性就業崗位,以政策性崗位的吸納作用穩住高校畢業生就業“基本盤”。
記者從教育部(bu)獲悉,目前(qian)高校畢業(ye)生就(jiu)業(ye)去向落(luo)實率(lv)高于前(qian)兩年同期水平,畢業(ye)生就(jiu)業(ye)大局保(bao)持穩定。
讓青春之花盛開在祖國(guo)和人民最需要的地(di)方(fang)
清華大學工(gong)物系應屆(jie)博士畢業(ye)生孫(sun)啟明,畢業(ye)后(hou)將赴核(he)工(gong)業(ye)一線工(gong)作(zuo)。本科(ke)期(qi)間(jian),孫(sun)啟明萌生了通(tong)過專業(ye)所學投身核(he)工(gong)業(ye)建設的(de)(de)理(li)想。博士期(qi)間(jian),他還擔任學校“雙肩挑”政(zheng)治輔導員,與(yu)同學們(men)一起去陜(shan)西省(sheng)延川縣梁(liang)家(jia)河社(she)會實(shi)踐,進(jin)一步堅(jian)定了將個(ge)人的(de)(de)成長與(yu)國家(jia)發展、社(she)會需要結合起來的(de)(de)信(xin)念。
北京理工大學機電學院兵器科學與技術專業2021屆碩士畢業生陳世煜,目前已簽約位于陜西省渭南市華陰市的中國兵器工業集團試驗測試研究院。“我需要的是一個可以施展抱負、奉獻青春的平臺,這個崗位適合我,可以讓我一展所學、報效祖國。”陳世煜說。
基層是高校畢業生成長的重要平臺。做好基層就業工作對于促進人才向基層一線流動、推動基層高質量發展具有重要意義。2021年,教育系統把教育引導畢業生面向基層就業作為工作重點,在高校廣泛開展“逐夢青春”就業育人主題活動,教育引導畢業生樹立正確的成才觀、職業觀、就業觀,讓青春之花盛開在祖國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
記者了解到,2021年,教育部會同有關部門組織實施農村義務教育階段學校教師特設崗位計劃,預計招募8.4萬人,并配合中央有關部門實施“三支一扶”計劃、“西部計劃”等高校畢業生基層服務項目,充分發揮示范作用,積極引導鼓勵高校畢業生到基層就業創業。各地各高校加大基層就業教育引導和支持保障力度,越來越多的高校畢業生選擇到基層和一線就業。中國石油大學(北京)克拉瑪依校區2021年共有畢業生670名,目前已有201人選擇西部基層就業,其中191人選擇在新疆就業,占已簽約畢業生人數的64.3%。這191位同學中,疆外生源168人。近3年來,全國高校畢業生到地市級及以下就業的比例約70%,到中西部就業比例約60%。
“下一(yi)步,教育部(bu)將(jiang)會同有關(guan)部(bu)門(men),進一(yi)步圍繞鄉(xiang)村振(zhen)興、中西部(bu)地區、城(cheng)鄉(xiang)社區等實際需要(yao),研究制定基層(ceng)就業(ye)(ye)政策措施(shi),推進基層(ceng)社區服務、科研助(zhu)理(li)等崗(gang)位(wei)開發,引導和支(zhi)持更(geng)多畢(bi)業(ye)(ye)生到基層(ceng)就業(ye)(ye)創(chuang)業(ye)(ye)。”教育部(bu)相關(guan)負責(ze)人介紹。
在興軍報國(guo)中唱(chang)響青春之歌
“軍隊是淬煉青年學生的大熔爐,要引導廣大畢業生把參軍入伍作為報效祖國直接有效的實踐路徑,動員和支持更多有志青年到軍營建功立業,在興軍報國中唱響青春之歌。”教育部相關負責人介紹,2021年,教育部會同中央軍委國防動員部,把思想政治工作貫穿大學生征兵工作全過程,加強大學生的中國夢強軍夢教育、理想信念教育、愛國主義教育和奮斗精神教育,健全包括優先征集、學費資助、考研加分、就業服務等大學生入伍優惠政策,完善覆蓋征兵咨詢、網上報名、體檢政考、學籍管理等多方面的綜合服務,推進密切協同的軍地合作體系建設,強有力推進大學生征兵工作。
據介紹,2021年是實施一年兩次征兵的開局之年。教育部進一步擴大“退役大學生士兵”專項研究生招生規模,研究制定高職(專科)畢業生免試入讀普通本科優惠政策,會同中央軍委國防動員部,綜合衡量大學生所學專業和部隊需求,促進精準征集、人崗匹配,更好發揮人才效益。目前,上半年征兵已圓滿順利結束,大學生報名非常踴躍,應征人數持續增加。
與此同時,政府機關、事業單位和國有企業是高校畢業生比較青睞的就業單位,也在穩就業方面發揮著示范、引領作用。2021年,教育部會同有關部門進一步完善政策措施,在2020年擴大各類政策性崗位規模的基礎上,繼續保持公務員、中小學幼兒園等事業單位和國有企業招錄規模基本穩定。
記者了解到,中組部、國家公務員局要求穩定公務員招錄規模,并將考錄時間提前約2個月,全部招錄工作7月將基本完成。近日,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辦公廳、教育部辦公廳聯合印發《關于做好2021年中小學幼兒園教師公開招聘工作的通知》,要求各地統籌高校畢業生就業和教師招聘,摸清崗位需求并重點補充緊缺學科教師,科學合理設置招聘條件,創新教師招聘辦法,吸納更多高校畢業生從教,加強教師隊伍建設。
“教育部會同國資委、中央廣播電視總臺等舉辦‘國聘行動’第二季活動,線上推出崗位發布、網絡招聘宣講、就業創業培訓指導等實用內容和貼心服務,線下國企領導及行業頂尖人物走到大學畢業生身邊,國有企業已累計為高校畢業生提供崗位63.2萬個。”教育部相關負責人介紹。
充分發揮高等教育人才“蓄水池”、就業“緩沖器”作用
教育部還充分發揮高等教育人才“蓄水池”、就業“緩沖器”作用,將擴大升學規模與優化學科專業結構、培養更多應用型復合型人才統籌推進。據介紹,2021年,教育部會商國家發展改革委、財政部等,在2020年各類升學規模基礎上,綜合考慮經濟社會發展需求、財政支撐、辦學條件等因素,繼續適度擴大招生規模,加強招生管理,確保科學、公平選才。同時,主動適應經濟社會發展需求,優化人才培養結構。研究生計劃增量更多向專業學位投放,向理、工、農、醫和師范類高校傾斜。專升本重點向國家戰略和社會民生急需相關領域學科專業傾斜,如大數據、人工智能、先進制造、生物醫藥、區塊鏈、家政養老等。第二學士學位以培養應用型、復合型人才為主。
當前距高校(xiao)(xiao)畢(bi)業(ye)生(sheng)離校(xiao)(xiao)僅有(you)一個月(yue)左右的時間。教育部有(you)關(guan)負(fu)責(ze)人(ren)表(biao)示,教育部將會同有(you)關(guan)部門,推動(dong)各(ge)地(di)各(ge)高校(xiao)(xiao)搶抓工(gong)作關(guan)鍵(jian)期、沖刺期,加強(qiang)就(jiu)業(ye)政策宣(xuan)傳和觀念(nian)引導(dao),有(you)針(zhen)對性地(di)開展就(jiu)業(ye)指導(dao)和服務(wu),促進畢(bi)業(ye)生(sheng)更加充分(fen)更高質量就(jiu)業(ye)。(人(ren)民日報記者 趙婀(e)娜)